9月19日蜀商证券,由广东省档案馆、广州潮州金山中学校友会联合主办的“大湾区青春足迹——从潮州金山中学走向粤港澳大湾区时代践行者档案捐赠仪式暨陈列展”在省档案馆举行。
孙爱群等12位各界代表向省档案馆捐赠档案,馆领导代表省档案馆接受捐赠并为捐赠者颁发档案捐赠证书。
潮州市金山中学与汕头市金山中学同源于1877年金山书院。1952年分迁后蜀商证券,潮州金中校史以1926年“潮安县立初级中学”及1952年迁址金山为正式起点。潮州金山中学(前身为潮安县立第一中学),1903年至1952年间,源起于“金山书院”的这所潮州学府,先后以潮州中学堂、省立潮州中学校、广东省立第四中学、广东金山中学、广东金山高级中学、广东省立金山中学诸校名在金山顶办学发展。当然,在战乱中也经历过短暂的异地办学甚至停学,然而这些曲折从未阻止金山中学培养人才、对外输送人才的脚步。张竞生、杜国庠都曾出任潮州金山中学校长一职,饶宗颐、梅益、洪灵菲、戴平万、蔡翘、郭任远这些赫赫有名的文化界翘楚都曾就读于潮州金山中学。
在大革命时期以至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潮州金山中学形成深厚的红色基因。在1927年“四·一二”政变中,曾任校教务长李春涛被捕并牺牲,时年30岁。他生前致力于教育救国和革命思想传播,被周恩来称为“党外布尔什维克”。 1938年抗日战争,学校成立中共潮安县中支部,成为潮汕地区早期基层党组织之一。师生组织“潮安抗日学联”,通过抗日宣传、标语制作等方式,推动抗日救亡运动。 1949年10月22日,潮州城第一面五星红旗在该校操场前升起,标志着潮州解放。
大湾区青春足迹捐赠档案陈列展中蜀商证券,共有120位捐赠者的捐赠档案。他们来自社会各界和各行各业,无论是身处高位还是基层,都是从潮州金山中学走向粤港澳大湾区,青春足迹跨越半个多世纪,谱写了青春与时代交响的史诗。
据介绍,这次捐赠的档案实物总数为764件,其中包括奖牌、奖杯等共38件,各类荣誉证书等共114件,著作、学术论文共181件,回忆文章66件,20年代《金中周刊》、上山下乡通知书、1977年恢复高考准考证等档案史料73件,不同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及活动照片、录像带155件,美术作品107件。
在陈列展中,记者还看到了国家级非遗文化传承实物档案:国家级非遗潮州木雕传承人金子松的《五福如意》,国家级非遗潮绣传承人蔡民强的作品《龙凤团》,省级非遗传承人吴绍雄的“潮州暑茶”,郑晧丹活态传承国家级非遗潮州歌册创作手稿等。
还有艺术创作类档案美术作品107件,其中书法作品16幅,国画、版画、速写、连环画等共23幅,摄影作品68幅。全国美协顾问林墉捐赠《潮州金中老三届师生回校日》《池湖知青四十年》;画家苏华、林蓝捐赠《了不起》《金中大家、大家辈出》。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活动既回望了历史,又呼应了大湾区当下发展,启示未来区域协同发展与文化传承。捐赠档案现场陈列呈现出诸多亮点:从潮州金山中学走出的不同时代群体,其经历浓缩了新中国发展历程,填补了区域历史叙事中个体经验空白;通过个体与集体互动叙事,展现了潮州文化底蕴与大湾区人文精神的历史关联。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许晓蕾 通讯员广东省档案馆蜀商证券
配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